《爱莲说》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1 16:13:26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莲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爱莲说》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2、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因此它很早就出现在文人的笔下。如杨万里有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有“荷尽无遮雨盖”;屈原有“制芰(jì)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姜夔有“一一风荷举”。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的内在品质。我们今天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

二、了解作者、体裁

1、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任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领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2、了解本文的体裁。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

──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花?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讨论的问题。

三、朗读训练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蕃(fán) 颐(yí)濯(zhúo)淤(yū) 涟(lián)

蔓(màn)亵(xiè) 噫(yī)鲜(xiǎn)有闻

四、理解文意

1、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读,并看看注解,理解句意,读懂课文,互相可以讨论疑难之处。

2、请同学们根据注解,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文。

五、理解本文的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比作君子。

描写句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表现的品格: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洁净而又庄重)

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2、课文中作者列出了哪几种花?

──莲花、菊花、牡丹。

3、这三种花分别有哪些人喜欢?

──莲花(周敦颐)、菊花(陶渊明)、牡丹(世人)。

4、这三种花的象征意义?

──菊花,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莲花,花之君子者。

5、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

──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6、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

──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7、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德者鲜惋惜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君子者无赞美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利者众讽刺

映衬手法:陶渊明爱菊鲜(正衬)世人爱牡丹众(反衬)予独爱莲(突出)

小结:托物言志就是抽取事物的某种特征,来象征人的某种品格,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莲花君子。

六、能力训练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因为它。

(如:我爱梅花,因为它不畏霜雪,高洁不俗,有独特的风范,这正是傲岸不羁、有随俗俯仰、追求平等自由的高尚情操和坚强意志的革命者的象征。)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将刚才的造句练习扩充为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写在练习本上。

《爱莲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体会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衬托的手法。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能借助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重点、难点】

1、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是本文重点。

2、衬托的手法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将梅兰竹菊视为笔下的宠儿,但在宋代却有一位大哲学家偏偏爱莲,并以一篇《爱莲说》在文坛名流千古,周敦颐为什么如此爱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讨论点拨

1、周敦颐为什么如此爱莲,你从他的文本中找到答案了吗?请用文中语句回答(课件演示)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课件演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来写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从风度气 ……此处隐藏23126个字……/p>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本文构思巧妙,选取莲花的属性来比喻君子的品质,凝聚着一片诚挚感人的爱,读来让人动容。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八、指导学生按照板书脉络快速背诵。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老师再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同学们能不能把它背出来。

九、布置作业

1.悟一悟:欣赏歌曲《蓝莲花》,领悟其中的道理。

2.写一写:以“爱__说”为题,写一篇200字的小作文,点明所爱之物,所托之志。

3.做一做:选择一株自己喜欢的花种植,观察和感受生命的成长。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即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读

书习惯,又可以增强同学们对《爱莲说》的理解。

十、板书设计

爱莲说

陶渊明独爱菊(正衬)隐逸者惋惜

世人甚爱牡丹(反衬)富贵者鄙视

予独爱莲君子者赞美

托物言志

采用以上的板书设计,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而内容是高度的浓缩和提练。它通过简明的文字和图表凝练,而直观地把教学内容展现出来,既节省时间,又能把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传授给学生,对授课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爱莲说》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背诵全篇,积累文言字词。

2.品读课文,感受莲花的形象美领会作者品质和情操。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背诵全文。

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质,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授课类型:赏读课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我国古代文人喜欢借物来抒情言志,如,借梅花表现自己坚定的品格高雅的志趣,借竹来写自己坚守节操,借莲表现自己洁身自好的品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周敦颐的《爱莲说》,感受莲的高尚品格,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初步感知

1、介绍作者,体裁

周敦颐:宋代著名哲学家,理学奠基人。他历任地方官吏,胸襟淡泊。平生酷爱莲花,在南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提笔写下传世名篇《爱莲说》。

说:古代一种文体,是一种议论文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观点和主张。

2、自读课文,疏通字词。

蕃 fán 淤泥 yū 濯 zhuó 清涟 lián

隐逸 yì 噫 yī 鲜有闻 xiǎn

1、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语言美、意境美。

2、指导朗读。

①古文朗读可采用吟诵法,语言舒缓,抑扬顿挫,有韵味。

②在读“而”、“也”、“噫”、“矣”等词时,语气适当延长些。

③骈散结合的句子,诵读时,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富有气势。

3、学生自由朗读,个别展示,师生评点。

4、齐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 甚蕃.晋陶渊明/ 独爱菊;自/ 李唐来,世人/ 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 之隐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结合主疏通文意

三、读文见义,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探究:组内分工,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2、探究成果展示交流

四、熟读精思,感受文章主旨

1.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受莲花的美好形象。

A、生长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高洁、洁身自好)

B、体态芳香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

“香远益清。”(芳香)

C、风度气质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2.作者写莲的目的是什么?“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君子”是指怎样的人?

参考:君子即指那些拥有正直、高洁、傲岸、安贫乐道、不趋炎附势等美好品质的人。作者把莲比作君子,可见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莲花赞具有莲一样高尚品德的人。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3.作者以花喻人,试找出相关语句,谈一谈她们都象征了哪些人?作者对这两种人又有怎样的看法?

参考:

菊——隐逸者(逃避现实)——不完全赞美隐逸生活,只赞同陶渊明不苟于世人的品格,流露出“惋惜”之情。

牡丹——富贵者(贪慕荣华,追名逐利的人)——流露出“鄙视”之情。

莲——洁身自好,不慕荣利 、清白正直——赞美之情。

4.本文题目是《爱莲说》,文中却三次提到“菊”、“牡丹”,为什么?

参考:由学生讨论交流,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菊———正面衬托

衬托莲花 洁身自好,不慕荣利 、清白正直的品质

牡丹——反面衬托

5.自由朗读,并尝试背诵全文。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爱莲说》的朗读、学习,感受到了文章的语言美,又从莲的形象美和意蕴美,把握课文主旨。深刻体会了托物言志手法的应用和作者借莲花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的匠心独运。课后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请同学们仿写一篇作文

六、回顾内容,拓展提高

大自然中的美无处不在,你喜欢什么样的花草树木?为什么喜欢?请用“我爱 ,因为她 ”的句式说一句话。

(示例:我爱梅花,因为她不畏风霜,高洁傲岸。)

七、作业布置:

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事物,运用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写一篇300字的短文

八、板书设计:

生长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高洁、洁身自好)

爱 莲的形象 体态芳香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

“香远益清。”(芳香)

莲 风度气质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清高)

说 花的寓意 菊——隐逸者 正面衬托

莲——君子 以花喻人 托物言志

牡丹——富贵者 反面衬托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