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说课稿范文汇总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望海潮》。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望海潮》一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这一单元共选取四位名家的词作,重在品位、赏析宋词的情思与意境。《望海潮》一词是柳永青年时期的成名之作,重在表现杭州的富庶与繁华,其写景壮丽,声调激越,一反柳词惯常风格。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主要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本文实际,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词的基本知识。了解作者。
2、能力目标
鉴赏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体察作者喜爱赞颂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鉴赏领略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体察《望海潮》中作者喜爱赞颂之情。 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教法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根据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和本课的实际特点,我采取了“指导诵读、整体感知——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的教学法。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应用了启发点拨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三、说学法
现代教学论提出要转变教学观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于是我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和评价诗词的能力。学法指导具体如下:
⑴诵读全文,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能力 ⑵品味诗句,培养思维能力
⑶迁移应用,培养写作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千年前的北宋词坛,有这么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他的词在当时就是
最流行的歌曲,直到千年后的今天还在独领风骚。他就是柳永。今天,我们就来鉴赏柳永的早期之作《望海潮》,走近青年时期的柳永。
(二)简介词的基本知识: 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指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曲子词”;因句子往往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三)接下来简介柳永: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多次应试不第,就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时他的词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没有几天,柳永的《鹤冲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复看着,吟着,越读越不是滋味,越读越恼火。特别是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痛点上。三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关,只等皇帝朱笔
圈点放榜。谁知,当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时,龙颜大怒,恶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从此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一生潦倒。长期出入歌楼舞馆,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
(四)欣赏诗词。 1、传说金主完颜亮在读罢这首词后非常羡慕钱塘的繁华,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后来就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请大家一起朗诵《望海潮》,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词中哪些内容可能会勾起完颜亮入侵大宋直指杭州的野心呢?
2.听《望海潮》朗诵。听完学生自由发言。 示例1:“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杭州的地理位置优越,处在东南沿海,风光美好,曾经是历史上三吴的大都会,自古以来都是繁华之地,有着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由此可以想见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不像金国地处内陆,资源贫乏,交通不便。(除了贪慕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还有没有其他内容?)
示例2:“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垂柳含烟,薄雾如纱,彩桥似画,人烟阜盛,千
门万户门帘轻摆,怡然安详。这是对杭州城的一个全景描绘,表现了杭州城街巷河道的富丽。作者以一游客的身份陶醉其中,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示例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高耸入云的树木围绕江堤呈现蜿蜒迤逦之态,声势浩大的钱塘江潮波涛汹涌展示排山倒海之势。我们分明感受到面对此情此景时涌动在作者内心的积极向上的澎湃激情。这是对钱塘江的特写。“绕”“卷”两字要重点赏析其妙处,形象、逼真。
示例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宝玉石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市民生活富庶,街市经济繁荣。作者看到此景惊喜,艳羡,更何况本身就有入侵大宋野心的完颜亮呢!
示例5:“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西湖的山水清秀美丽,有“天香飘万里”的三秋桂花,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十里荷花。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色彩艳丽,引人入胜。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上在读者面前铺展开了一幅杭州西湖的迷人画卷。(“一切景语皆情语”,流露出的是作者无比的喜爱之情。)
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
(一)教材说明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0课。本课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共三小节,分别写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使人如闻劳动者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是一篇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二)学习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识字、写字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意境,重点抓好识字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和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 ……此处隐藏10615个字……—设计做一个生态瓶的方案——制作一个生态瓶
二、同学情况分析
1、知识准备
五年级的同学,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接触了解了常见的植物、常见的动物、常见的其他生物、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繁殖、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基本需求的一些生物基本的但比较零散的知识;也经历体验过观察探究植物、动物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本单元前3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日常生活也听说过生态建设、生态维护、生态系统等比较复杂的生物学名词。一局部同学甚至还能对上述名词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他们在设计生态瓶制造方案时,同学是能够考虑到一些动植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2、同学的观察兴趣
应该说大局部同学对于观察花草和小动物还是有较浓厚的兴趣的。制作、并长期不时地观察生态瓶里的动物和植物,对于大局部同学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的。(自己在1998年上半年,曾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对一个11岁的女孩作了不间断的观察,有趣的是,她兴趣坚持时间最长的是在自家阳台上种一棵豇豆,从下种,到收获,到植株枯萎的里,连续培植、观察95天。假如植株不枯萎,这个纪录会更高。)
3、认知需求
在研究蔷薇群落、农田群落后,同学自然愿意将目光转向其他类型的生物群落。
经历了前面几个学期的观察探究,特别是本单元前面3课的学习体验,他们感受了蔷薇群落、农田群落里各种生物之间以和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是一个生态系统。还感受到在这些相互关系中最显性、最直接的食物关系。他们发生观察探究其他类型的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欲望,这是我们引导同学经历“做一个生态瓶”主要心理基础。同时,也顺利地引发同学进行“观察生态瓶”等以后课程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一)《教师用书》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想法
1、通过观察池塘里生物环境资料,认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以此为蓝本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在本单元《它们是什么关系》中,同学已经认识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本主题第一局部主要是分析、理解池塘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实际条件是我们进行方案设计的依据之一,因此必需在方案中体现出来,我认为制作时主要是根据方案进行)
3、能相互听取意见,一起协作制作生态瓶,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这是小组合作的一般要求)
(二)重新设定的教学目标和理由
1、科学探究:能积极地参与讨论、做一个生态瓶的活动,一起协作制作一个生态瓶。(积极的参与讨论,特别是做,是每位同学对“生命世界”前期学习的回顾和综合运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池塘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提出设计一个生态瓶的建造方案。能在课后个人制作一个生态瓶并坚持观察,关注生态瓶的变化。(这是后续学习的起点和同学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3、科学知识:理解池塘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制作一个生态瓶的过程。(只有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才干设计出科学的方案;了解制作过程,保证了课后自身制作的胜利)
四、重点、难点
1、重点:生态瓶建造方案的设计。
2、难点:在设计方案时考虑,尽量让动植物活在自然环境中一样,主要是指动植物的数量比例。
五、学习方法的指导
本活动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同学主要用观察、设计、制作的方法来学习。其中开始与结尾两局部主要用观察的方法,第二局部主要用设计的方法、第三局部用制作的方法。
大致是以下的学习流程:观察——设计——制作——观察
1、观察:开始局部全班观察池塘群落的图片(影视资料),全班或小组讨论池塘群落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池塘群落的一般模型;结尾局部观察自身制作的生态瓶,进行记录。
2、设计:以小组为单位,以池塘群落为模型,为水生动植物模拟一个人工池塘群落。以池塘群落中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小组人员之间开展讨论,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其中记录员的作用相当重要。
3、制作:根据自身小组的设计方案,按顺序制作一个生态瓶。
六、教学预设
(一)池塘里的生态系统
意图:理解池塘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建立池塘生态系统的模型,为小组的方案设计和制作提供必要知识准备、情感激发。
1.出示生态池塘图片(或影视),师:同学们已经观察了蔷薇花丛、水田里的生物,老师在郊外找到了一个池塘,我们来看看这个池塘,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可能会回答:池塘里有水草、鱼、小虾、螺蛳、鸭子、河蚌、荷花、荷叶、青蛙。他们会说出池塘里的一些生物,教师逐步引导同学说出池塘里的非生物。
·这些生物中哪些是水生植物?(水草、荷)
·它们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泥沙、水、阳光)
·这些水生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协助?(食物、氧气、住所、躲避动物的攻击等)
·池塘里的非生物对生物又有哪些协助?
2.原来自然环境下的生态池塘存在这么多生物和非生物,那我们自身能建造一个这样的小池塘吗?
(二)设计建造生态瓶
意图:对池塘生态系统知识以和前期学习的知识的综合运用,直接为下一环节的制作提供依据。在讨论“为生物的生活考虑哪些问题”这一环节时,突破难点“在设计方案时考虑,尽量让动植物活在自然环境中一样,主要是指动植物的数量比例。”
1.小组讨论设计建生态瓶的方案。
我们的生态瓶
设计方案
准备用什么资料
哪些生物来生活?
生物
非生物
为生物的生活考虑哪些问题?
生态瓶模型图
2.组际交流设计方案。
(三)做一个生态瓶
意图:进一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检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为课后的自身制作积累经验,为后续观察活动提供真实的资料。
1.准备相应的制作资料,如透明的玻璃缸、玻璃瓶,也可以是大可乐瓶剪去上半局部。
根据小组讨论决定的方案制作生态瓶,贴上标签。同学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给生态瓶取一个有创意的名字。
生态瓶标签样本
生态瓶名称
瓶内生物
制作者
管理者
2.小组商量生态瓶的放置与管理,观察与记录。
(四)课后自身制作一个生态瓶并持续地观察记录。
意图:对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观察记录落实到每一个同学身上,保证观察的时空条件。
板书:
做一个生态瓶
容器:鱼缸或大塑料瓶
生物:植物——水草、萍……
小鱼、虾、螺蛳、蝌蚪……
非生物:淤泥、河水、阳光……
生物生活需要: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养料、栖息地、
文档为doc格式